《中国教育报》发表我校教师理论文章

发布日期:2023-10-27 作者:欧阳娇(文)责任编辑:高云 浏览量:

10月24日,《中国教育报》第9版高等教育周刊“大思政”栏目,发表了我校基础教学部朱咏梅老师撰写的理论文章,该文题为“在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中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文共1933字。

文章就在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中如何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朱咏梅老师的署名文章全文登载如下:

在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中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朱咏梅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进行了概括,其中一条就是“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并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为广大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践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民族复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纵观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早年受到自己老师的深刻影响。毛泽东同志走上革命道路,与当时的老师不无关系。他曾说自己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昌济先生,一位是徐特立先生。他在祝贺徐特立60寿辰时深情地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邓小平同志早年也是在老师汪云松的影响和资助下到法国勤工俭学,从而走上革命道路的。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深情回忆自己的老师:“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

历史的滚滚洪流已经奔涌到一个空前崭新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面临的险滩、激流、暗礁更复杂,形势也更严峻,需要更加忠诚、更加坚定、更有智慧的人才。文化是更持久、更深入、更全面影响人的思想品格、道德情操、爱国情怀、专业操守的强大无形力量。人民教师肩负着更加艰巨的文化育人的历史重任,必须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血液、化入灵魂,践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培养一代又一代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中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自立自强,培养爱党爱国、永远跟党走的时代新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作为炎黄子孙及文化的播种者,广大人民教师肩负着将中华文明传承并发扬光大的神圣使命,应继承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华文明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用中华文明启智润心,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长为爱党爱国、拥有强烈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作出贡献。

在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中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要有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胸怀,用世界先进文明滋养、培育优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第一位的职责是“传道”。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弘的是公道、追的是正道、求的是仁道,向学生传的是大道。这种公道、正道、仁道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理应包含世界上所有的优秀文化。广大教师要立足中华文明,同时以不拘一格、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汲取古今中外所有的优秀文化养分,让人才在营养丰富的文化沃土中茁壮成长。

在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中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要有谋时而动、守正创新的智慧,让中华文脉在一代代炎黄子孙身上绽放异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广大人民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守正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深刻理解“两个结合”尤其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精髓,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勇于创新思路、创新话语、创新机制、创新形式,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交汇中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既永葆中华民族“底色”,又能在复兴伟业中“出色”的时代新人。

 

 

 

Baidu
sogou